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研究双极黑子亮桥精细结构和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学术报告通知

2025年第54

报告题目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研究双极黑子亮桥精细结构和形成机制

报告人乔方方 博士生

报告人单位北京大学

报告语言:中文

报告时间:2025111014:30-16:00

报告地点:科研1号楼2222会议室

报告摘要:

~~~~~~~~~~~~~

δ型黑子内部存在一类特殊的亮桥结构——双极黑子亮桥。其通常位于极性反转线上,具有强磁场和快速流动的特性,可以通过向日冕输送大量的磁能和螺度,进而显著增强活动区的爆发潜力。但是双极黑子亮桥的精细结构特点和形成机制目前还尚不明确。利用大熊湖古迪望远镜(GST)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的观测数据,我们研究了一例位于活动区AR13663的双极黑子亮桥。我们的结果显示该亮桥由精细的纤维结构组成,这些纤维结构每个大约宽100-150 km。该亮桥的多普勒速度图显示出一个稳定的大规模红蓝交替模式,且亮桥部分区域的磁场强度高于周围本影区域。我们的研究表明双极黑子亮桥与半影纤维结构密切相关。结合HMI的长期演化,我们提出双极黑子亮桥的形成可能是由于两个不同极性黑子的半影区域相互挤压碰撞导致,多普勒图中红蓝交替模式的长时间存在与半影纤维的埃弗谢德流动(Evershed flows)有关。

~~~~~~~~~~~~~

报告人简介:

乔方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太阳大气的极紫外成像和地基高分辨率数据研究。2023年取得武汉大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田晖老师课题组开展为期5年的博士研究生工作。

云台邀请方: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云南省太阳物理与空间目标监测重点实验室

邀请方联系人:段雅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