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通知公告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规章制度
毕业就业
学位答辩
获奖情况
博士后
资料下载
研究生会
通知公告
·关于停止接待散客参观的公告 (2020-12-29)
·2020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公示 (2020-10-26)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食堂原材料供应商遴选公告 (2020-09-30)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关于2020年度岗位聘用事宜的通知 (2020-09-03)
·昆明分院拟提名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相关信息公示 (2020-07-06)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9-2020学年优秀学生初选名单公示 (2020-05-25)
·关于做好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 (2020-05-02)
·关于做好2020年度朱李月华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 (2020-05-02)
·关于申报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大学—必和必拓奖学金的通知 (2020-01-14)
·计算太阳物理领域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0-01-0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规章制度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03-09  |  作者:  |  【  】 【打印】 【关闭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遵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台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天文学学科方面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要求研究生作到: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博士研究生在天文学及相关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博士研究生能熟练掌握英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并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类型及学习年限

1、培养类型

博士研究生按招考方式分为公开招考和硕博连读二种类型。

2、学习年限

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经转博考核通过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进入博士学习、培养阶段。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三、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我台在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与方法三个专业培养博士研究生,各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如下: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A、天体物理

A1、恒星物理

A2、双星物理

A3、高能天体物理

A4、致密天体吸积

A5、活动星系核

A6、太阳物理

A7、太阳活动与日地关系

A8、星系物理

A9、系外行星

B、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B1、空间目标探测

B2、天体测量与应用

B3、人造天体定轨

C、天文技术与方法

C1、天文仪器与方法

C2、实测天体物理

C3、天文数据处理

四、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结合科研工作进行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重点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或导师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写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五、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1. 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7分,其中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英语等二门公共学位课3学分,二至三门专业学位课4学分。公共必修课在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 专业学位课可从我台开设的博士生课程中选取二至三门,也可由导师结合研究方向自行确定。

我台开设的博士生专业课程:恒星结构和演化、恒星振动理论、实测天体物理、物理光学、太阳物理、卫星动力学等。

2.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25学分。其学位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如下:

(1)公共学位课9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二门和英语课程二门。

(2)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6学分,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

3、必修环节学分6个,包括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2学分。

六、必修环节及要求

1、开题报告(2学分)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弄清主攻方向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学位论文选题。选题应尽可能对学术发展有重要意义。就选题意义、前人相关成果、材料基础与实验条件、拟采取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作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尽可能广泛地听取专家意见。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导师和指导小组应严格把关。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研究生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答辩20分钟,专家提问10分钟;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开题报告环节采取集中考核,统一考核标准,实行相对比例的通过率。研究生部根据学生论文的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开题包括考核小组由5-7位具有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各组主席应为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考核小组名单需经所学位委员会审定。考核小组就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报告的表述和报告写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60分合格。开题报告不合格的学生应按照考核小组的意见修改开题报告内容,三个月内再次开题。硕博连读研究生两次考核不合格可转为硕士研究生培养。

2、中期考核(2学分)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在培养期间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研究生需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研究生中期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研究生需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在入学后第四学期内完成。中期考核小组由5-7名具有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

中期考核的结果有四类: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中期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工作;不通过者须在半年内重新考核一次。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3、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2学分)

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要求每个博士研究生应公开做学术报告至少2次,参加学术报告会至少5次。

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的过程中,还须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助研工作,或参加所内外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均应记录在《研究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表》中,申请答辩前由导师签字认可交研究生部备案,可取得2学分。

七、学位论文与科研成果要求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申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造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二年。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学生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及程序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科研成果要求:

天体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在SCI收录的国内外天文学及相关学科核心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两篇(含已接受)论文。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和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国内外天文学及相关学科核心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两篇(含已接受)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在SCI或EI收录的刊物上),或至少发表一篇相应的论文并至少有一项已受理的发明专利(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一发明人)。

.

八、附则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自2010年10月起执行。

 
©2010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001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009号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区 羊方旺396号    邮编:650216
电话:86-871-63920919    传真:86-871-63920599    科普参观:86-871-63920966,63911620